「你仗著我對你的喜愛和遷就,肆無忌憚的傷害我,踐踏我。」
「可是周文敬,我也是活生生的人啊,傷了會哭,會痛的人啊。」
聽完,周文敬表情驟變,握住我的手變得松軟無力,又頹然跪倒在地。
「對不起,阿鳶,對不起,我沒想到傷你這麼深。我是想過和你一輩子好好的,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變成這樣,對不起。」
12
人總是在要離開和失去後才懂得珍惜,才要去挽回。
我昏昏沉沉睡了三天,醒來的時候,周文敬仍然跪著。
才三天而已,他的鬢發竟然已經變白。
Advertisement
冬雪未消,寒風刺骨,他連一件厚點的衣裳都沒有穿。
期間方巧鶯哭著來找他,被他罵跑了。
我隻覺得好笑,不懂他在堅持什麼,也不想去懂。
我強打起精神安排好蓮蓉的後事,開始整理自己的東西。
我將這些年來周文敬送我的東西全部裝好,卻隻裝滿了一個箱子。
本來我這院子裡東西是很多的,方巧鶯來過後找周文敬哭訴,大多都被要了去。
他說:「阿鳶,這些年鶯兒過得太辛苦了,你善良大度,分一些給鶯兒吧。」
我彼時心裡眼裡全是他,所以我分了,到最後,連丈夫也分了。
東西全都收拾好後,整個院子空蕩蕩的,一眼就能望到盡頭,就像我和周文敬的婚姻一樣。
這幾天我的身體越來越糟糕了。
可是周文敬,方巧鶯,你們憑什麼可以那麼快活?
想到這裡我對周文敬招了招手:「周文敬,你不是想要我原諒你嗎?」
他驀然抬頭,寂靜虛無的眸子突然有了光亮。
「阿鳶,你願意原諒我了?」
我說,要把蓮蓉的牌位放進祠堂,要他親手給我的孩子做一塊往生碑,讓方巧鶯日夜跪拜伺候。
「憑什麼?她一個丫鬟值得當家主母去跪拜?也不Ťū́₇怕折了她的福。」果然,方巧鶯S活不同意。
「是啊,憑什麼,蓮蓉隻是一個丫鬟而已。」我在一旁涼涼說道。
「阿鳶,你放心,蓮蓉以後就是侯府的嫡小姐。」
「就憑你一句話誰認啊?」
「我這就進宮面聖,請求聖上下旨冊封。」
得了我的首肯,周文敬歡天喜地去了。
隻是我知道,這恐怕不會輕易如願。
13
周朝一直注重血統,當今聖上尤甚。
先皇初逝時,不知有多少眼睛盯著那個位子,皇子中不乏雄韜偉略之才,最終卻是默默無聞,毫無出彩的五皇子登基。
他靠的不是什麼計謀良策,僅僅隻是血統。
其他皇子或多或少都與其他國家沾親帶故,隻有五皇子,是純正的周朝人。
果然,周文敬第二天才一瘸一拐來到我的院子,一同來的還有聖旨。
看樣子他在聖上那裡沒有討到好,看到他不好受,我就特別開心。
更開心的是,蓮蓉至此有了歸處。
我假意關心了幾句他的傷勢,又舊事重提,讓方巧鶯為蓮蓉守孝。
「阿鳶,你放心,我沒大礙的,方巧鶯那裡我去說。」
這次無論方巧鶯怎麼痛哭流涕,也不會有任何改變了。
我心情稍愉,周文敬覷了覷我的臉色,又獻寶似的拿出一沓紙來。
他給我未出世的孩子抄滿了整整十萬字的祈福經。
「阿鳶,你看看,這是我手寫的,隻願孩子來世安康,平安喜樂。」
看著他眼底的黑眼圈和厚重的眼袋,我覺得惡心無比,早幹嘛去了?
「我的孩子當然會ṭū́ₘ萬事順遂,隻願他來世不要再遇到這樣一對父母。」
周文敬嘴唇抖了抖,勉強牽起嘴角笑了笑:「我來給孩子燒了吧。」
他作勢往火盆走去。
我起身一把奪過他手裡的祈福經,當著他的面撕得粉碎。
「別了,我怕你寫的,髒了孩子的輪回路。」
我就是故意的,故意給他希望,又讓他失望。
他滿臉失落,好像下一秒就要流出淚來。
以前但凡他出現這個表情,我的心就要碎掉一樣,不論是不是我的錯,我就會立馬低頭道歉。
可惜,我現在已經不在乎了,甚至有點厭煩。
看出我的漠然,周文敬故作輕松:「那阿鳶你好生歇息,我去給孩子刻往生碑。」
我沒理他,他失魂落魄地走了。
14
一連幾天,周文敬都沒有出現。
他不來正好,省的煩人,剛好,還有方巧鶯等著我呢。
我估摸著時間去祠堂找了方巧鶯。
她搖搖晃晃地跪在蓮蓉的牌位前,臉上毫無血色。
我打發走看守的兩個婆子,給蓮蓉上了一炷香。
看到是我,方巧鶯好似滿血復活,激動地破口大罵。
「施以鳶,你這個賤人!」
「聽說你要S了?哈哈哈,蒼天有眼,你們一家子都是短命相,活該!你的孩子活該!你的賤婢也活該!」
真是學不乖啊,為什麼到現在了還S還不知悔改呢?
我捏緊拳頭,手上青筋暴起。
人憤怒到極致的時候往往是面無表情的。
「既然你知道我都要S了,那你覺得我還有什麼害怕失去的呢?」
她聽懂我的潛臺詞,一邊驚恐搖頭一邊往後退去。
我上前抓住她的頭發,將她的頭摁在地上。
「方巧鶯,當時蓮蓉有求過你嗎?可是你怎麼說的?」
「你說,她一介奴婢,S了你也不會怎麼樣,沒人會為她出頭的,你錯了,我會!」
「蓮蓉那麼小,你是怎麼能這麼狠心的?那可是活生生一條人命啊!」
「還有我的孩子,你一定很得意吧?那你有想過今天嗎?」
我一下又一下使勁拽著她的腦袋磕在地上。
我想我現在一定像個索命的厲鬼。
不然方巧鶯怎麼從剛開始的恐嚇咒罵,到後來逐漸變成驚慌,哭嚎著求饒。
「饒命,阿鳶,你饒了我,我求求你,阿鳶,饒了我,我再也不敢了……」
我也很想饒啊,可是誰又饒過我的蓮蓉,饒過我的孩子呢?
他們到底又做錯了什麼呢?連命都失去了。
15
周文敬知道消息趕來的時候,方巧鶯已經回天乏術,沒了氣息。
他杵在方巧鶯屍首前,平靜地望著我。
我笑著和他打招呼,手上,身上,全是鮮血。
「你來啦?」
「方巧鶯被我S了,我親手S的哦。」
「S之前她還在念叨著你呢,對你可謂是用情至深啊,你要為她報仇嗎?」
周文敬沉默拉過我的手,試圖用衣袖一點一點擦掉濺在我身上的血。
「你在擦什麼?你是在怪我S了方巧鶯嗎?」
他不答話,仍舊固執地擦著,像要擦走我的仇恨一般。
我猛地抽回我的手:「別擦了,我早就髒了,從知道蓮蓉S的那一刻我就髒了。」
他停手,眼眶瞬間變紅。
「阿鳶,你不髒,是方巧鶯自作自受,是她活該。」
「我的阿鳶是全天底下最善良的女子,快別哭了,我心疼。」
「隻要我的阿鳶開心,做什麼都行。」
周文敬說話的聲音帶著哽咽。
「對了,阿鳶,我給孩子刻的往生碑做好了,你瞧瞧。」
他哆哆嗦嗦從懷裡掏出一塊晶瑩剔透的石頭。
小巧精致,造型獨特,材料選用的是上好的壽山石,無一不彰顯著用心。
可是早幹嘛去了?周文敬,你早幹嘛去了?
你瞧,你總是姍姍來遲。
方巧鶯都咽氣了你才來,孩子沒了你才給他刻碑,我快S了你才想起我的好,我不要你了你才來挽留。
遲來的深情比草都輕賤,還令人作嘔。
我隨手抄起往生碑,劈頭蓋臉就往他身上砸。
「不要你的破石頭!誰稀罕你的破石頭!誰稀罕!」
「阿鳶,你打我罵我都行,別傷了自己的手,別不開心。」
可是我怎麼開心得起來?
隻有你難受了,我才會稍微開心。
16
離開的日子愈臨近,我的情緒愈加反復無常。
我一會要戴東海明珠制成的手串,一會兒要用長白山玉石造的碗具,一會要吃閩南掌廚的佛跳牆,一會兒要聽冀州名角的豫劇……
我本欲折騰周文敬,沒想到他將這當成了我將原諒他的訊號。
我說什麼便給我什麼,傳出了許多永安侯驕奢淫逸、放浪形骸的名聲。
怕我聽見影響我心情,他更加寸步不離的照顧我喝水、吃飯、穿衣洗漱。
我的胃裡已經無法裝下任何東西,吃什麼就吐什麼。
好幾次甚至都吐出了血,周文敬總是默不作聲收拾殘局。
夜深人靜的時候,我總能聽到他壓抑的哭聲。
何必呢?虛偽!
我時常在想,要是沒有遇見周文敬有多好。
我還是那個被父母寵著長大,無憂無慮的小孩。
我會跌跌撞撞長大,不會被傷的體無完膚才幡然醒悟。
「宿主,準備好了嗎?還有五分鍾你就能回家啦。」
我叫來周文敬,他不是說最愛我嗎?我要讓他親眼見證我的S去。
「阿鳶,怎麼了?是哪裡不舒服嗎?」
看著眼前這張朝夕相處了十年的臉,我內心隻有解脫,沒有絲毫不舍。
我抬手撫摸著他的頭發,就像我們當初恩愛時那樣,動作輕柔無比。
以前的場景走馬觀花在我腦海裡一一閃過,最後定格在他對我說一生一世一雙人,永不相負那個畫面裡。
愛上周文敬,很難說清到底是我的本心,還是雛鳥情結。
他眼裡冒出些許希冀,下一秒這些希冀就被瞬間粉碎。
「周文敬,我們扯平了,你當初救我,我伴你十載,我不欠你什麼了。」
他看著我,雙目赤紅,好像意識到即將發生什麼。
「周文敬,我不愛你了,我從來沒有原諒過你,願我們生生世世,永不復相見。」
說完我就大口大口嘔血,Ṭûₜ鮮紅的血灼傷了他的眼,刺激的他大顆大顆淚水砸落下來。
「別不要我,阿鳶,別離開我,別對我這麼殘忍,求求你,阿鳶, 你醒醒……」
時空隧道裡, 傳來哭聲。
我頭也不回, 加快速度往家的方向跑去。
17
後記
我回到了我的十三歲。
每天按部就班地學習, 不再招貓惹狗,偶爾闲暇時幫爸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他們雖然誇我長大了, 懂事了許多,但眼裡是掩不住的擔憂。
我知道他們在擔憂什麼, 但我能說什麼呢?我什麼也說不了。
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個月, 系統找到我,給了我一個 U 盤,說裡面記錄著我S去後周文敬的事。
我將它束之高閣,最後還是沒能忍住, 在一個深夜打開了它。
原來在我走後, 周朝就出了事,北邊蠻族來襲。
而這段時間,周文敬日夜買醉, 無心國事,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。
朝中諸多大臣,因著之前我折騰的事, 對周文敬有許多怨言, 便聯名上奏, 讓周文敬去抗敵。
聖上本就因冊封蓮蓉的事對周文敬心有芥蒂, 這下又群臣聯名, 當下大手一揮,封周文敬為徵北將軍,驅除蠻夷。
兩個月後, 邊境失守。
敵軍找到周文敬的時候, 他一頭白發,倒在帳篷不遠處的小樹林裡。
手裡還拽著那塊被拼好的往生碑和兩隻鞋底。
看完後,我說不清是什麼感受。
傷心嗎?大抵是有一些的, 畢竟養了十年的狗都有感情了, 更何況是愛了十年的人呢?
開心嗎?也是有的,我的心眼這麼小,小到傷害我的每一個人我都想讓他們遭到報復。
但更多的是釋懷, 我清楚的知道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, 我可以更加坦然地走向未來。
自那以後,我的心情一點一點好了起來, 心態也愈加放松, 和真正的十三歲已經沒什麼兩樣。
我的生活恢復了原狀,爸媽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,但見我不再S氣沉沉, 也都松了一口氣。
後來, 我考取了本市的一所大學,專心研究起民俗學。
周朝的日子已經遠去,雖然給我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, 但也讓我成長了很多,我想我將會用我學到的知識去過好我這一生。
也許等我年老的時候,會將這段經歷當成故事講給我的後人聽。
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