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:     護眼 關燈

第1章

父親把妾室扶正的那天晚上,母親與兄長被逐出了家門,而我坐在祠堂裡喝了一整晚的酒,笑得暢快淋漓。


 


總算是沒有辜負這番苦心籌謀。


 


1.


 


我回周府認親之後,被母親扔在偏僻的小院整整一年。


 


而幼時抱錯的假千金周玉婉,繼續頂替著我的身份,享受著錦衣玉食,眾星捧月。


 


直到聖上賜婚,要將周家嫡女嫁予雙腿有疾的平王為妃,我才被推出去,替他們的心肝出嫁。


 


而周玉婉嫁給了最有望繼承皇位的安王。


 


隻是後來,安王謀逆,前朝驚變,最終登上帝位的是我的夫君平王。


 

Advertisement


我被困於宮中生S未明時,我的父母兄長正傾舉家之力將周玉婉從安王府接出,送入後宮。


 


而我嘗盡百草救治回來的夫君,心心念念之人竟也是周玉婉,不顧倫常,將她封為貴妃。


 


彼時的我,被遺忘在冷宮,飢寒交迫,無人問津。


 


他們暖閣恩愛如膠似漆,我纏綿病榻嘔血而S。


 


再醒來,我竟又回到了進周府的第一日。


 


2.


 


剛踏進大門,便遠遠地瞧見周玉婉正躲在我的生身母親顧氏懷裡,哭得梨花帶雨。


 


「娘,你不要婉兒了嗎?十幾年的母女親情都是假的了嗎?」


 


母親心痛地摟著她,對父親哭嚷:「婉兒是我的心頭肉啊,怎麼能將她送走!我不管旁人,我隻要我的婉兒!」


 


母女倆哭成一團,聲淚俱下。


 


而我,這個立在門口的親女兒,成了來拆散她們的惡人。


 


這一幕何其熟悉。


 


重來一世,還是一樣的場景。


 


末了,我的那位尚書父親嘆了一口氣:「罷了,以後,你們都是我周家的女兒。」


 


「靜姀,來,見過你母親和妹妹。」


 


我靜默了片刻,應了一聲:「好。」


 


3.


 


我依舊回到了前世所居的小院裡。


 


母親說,我剛回來,不懂禮數,先在後院跟著教養嬤嬤學些時日,才好出去見人。


 


其實我知道,她是怕我出現,周玉婉便時時想起自己不是周家親生,心生委屈。


 


當真是個慈母,如此無微不至。


 


翌日一早,我去前院請安。


 


周玉婉正依偎在母親身旁撒嬌。


 


「呀,姐姐也來了呀,」她瞧見了我,抬高了下巴 ,笑意盈盈,「母親讓廚房燉了燕窩,姐姐也一起來吃吧。」


 


我順著她望去,案上熱騰騰的燕窩粥,龍須酥,芙蓉糕,糖蒸酥酪,雞蛋羹......滿桌的佳餚。


 


再想起昨晚丫鬟端到我院裡的晚膳,廚房剩下的肥肉和又冷又硬的饅頭。


 


有人理所應當地享受了十幾年本該屬於我的一切,然後一副施舍的態度對我彰顯她的善良大度。


 


母親瞧見了我,臉上的笑容瞬間消散了一半:「既然來了,就一起用些吧。」


 


隨後又滿目慈愛地接過周玉婉奉上的粥碗:「就知道婉兒最懂事了。」


 


屋裡言笑晏晏,母慈女孝,唯有我格格不入。


 


前世,也是有這一出的,不過是在我進府半年之後。


 


那時,周玉婉十分貼心地替我盛燕窩,然後,整碗燕窩灑在了我身上。


 


我的腿上被燙得蛻了一層皮,卻無法掀開衣物解釋。


 


而她卻捂著手哭泣不止:「娘,你不要怪姐姐,她不是故意的。」


 


隨後,母親的巴掌重重落下,痛斥我:


 


「上不得臺面的東西,給我滾回院裡去,別出來丟人現眼。」


 


火辣的刺痛中,我看到了周玉婉得意的眼神。


 


那是她給我的警告,不要妄圖與她相比。


 


她用現實證明,我努力地跟著嬤嬤學規矩,給父母刺繡制衣,一腔熱忱想要融入這個家,不過是徒增笑柄而已。


 


思及此,我不著痕跡地退開一步,面上依舊謙恭:


 


「女兒能尋回家人心中萬分感激,近來茹素向佛祖還願,便不耽擱母親與妹妹用膳了。」


 


而後,我又看向了我的父親:


 


「女兒遺憾十幾年來未能在雙親膝下盡孝,故而想去紅葉寺裡為父親供一盞長明燈,求佛祖保佑父親仕途順遂。」


 


提及「仕途」二字,他眼眸動了動,沉聲道:「難得你有這份孝心,那就與你妹妹同去吧。」


 


4.


 


上完了香,自寺中出來,周玉婉十分熟稔地靠近我,瞧著我發間的玉簪:


 


「姐姐這支簪子當真是好看,聽聞姐姐這些年被一個江湖郎中收養,日子過得清苦,怎麼會有這等成色的簪子?」


 


那是師父留給我的遺物,也的確是我身上為數不多的值錢物件。


 


上一世她也是這般話裡話外地暗示我這東西來路不正。


 


不過那時是在府中,她輕慢地把玩著我的玉簪,又松手掉落,清透的和田玉碎裂了一地。


 


我急忙推開她,去撿地上的碎片。


 


我不曾用力,她卻跌坐在了地上,捂著帕子開始抹眼淚:「姐姐,我不是有意的……」


 


我回頭,見是母親來了。


 


「不過是支簪子,你妹妹也不是故意的,你怎能這樣計較!」


 


……


 


神思已遠,我緩過神來,抬手抓住了她伸往我發間的手,用力一甩:


 


「夜路走多了,容易見鬼,你可莫要樂極生悲。」


 


「姐姐在說什麼?」她眼睛一紅,「我知道姐姐不想見我,你恨我佔了尚書嫡女的身份,我走便是了……」


 


我冷笑:「眼下周家人又不在,你這番作態給誰看?」


 


我欲先一步離開,卻忽而聽得身後一道冷淡而熟悉的聲音:「周大小姐好大的架子!」


 


僕從推著輪椅從樹後出來,那椅上之人,正是我前世的夫君,平王寧祁。


 


原來是他在此處,難為周玉婉演了這麼久。


 


5.


 


瞧著眼前這張熟悉的面孔,那些恍惚的記憶又開始湧來。


 


那時我剛嫁入平王府,他待我極為冷淡,沒有半分好臉色。


 


我以為,那是因為他身有腿疾,性情孤僻而已。


 


我想,隻要真心待人,總能盼來善果的。


 


半生漂泊,我實在太想有個家了。


 


我悉心照料,親身試藥,醫治他的腿疾。


 


他被安王暗算,我替他擋箭,險些喪命。


 


他被貶斥幽禁時,我陪著他同歷患難。


 


他看我的眼神裡,終於也有了幾分溫情。


 


後來啊,前朝驚變,他率軍與安王對峙,而我被安王的母妃囚在了荒蕪的冷院。


 


數九寒天裡,我凍得發抖,日夜咯血,一直沒有等來他。


 


我以為他失敗了。


 


直到小太監嫌惡地冷嘲熱諷,我才知道,他已經登基兩個月,還將周玉婉納入了後宮。


 


可笑前世今生,他都是她最忠實的裙下之臣。


 


從前的我好像一場笑話。


 


渴望被愛,從來不如好好愛自己。


 


我掐住了掌心難以抑制的恨意。


 


而周玉婉已經走到寧祈身邊,嬌嬌柔柔地開口:「王爺,姐姐流落在外多年,昨日才回到京都,禮數有缺之處,還請王爺恕罪。」


 


這滿臉委屈,愴然欲泣的模樣,直讓她的護花使者想掐S我這個不通禮儀教養的罪魁。


 


寧祁輕蔑地瞥了我一眼:「欺壓姐妹,不敬本王,來人,掌嘴。」


 


他隨侍的兩個僕婦上前來,欲要架住我。


 


我側身一避,準備動手。


 


忽然見一個黑色的物什滑過頭頂,直直落到了周玉婉頭上。


 


竟是一團淤泥,砸得她滿身汙濁。


 


「啊!」她失態地驚呼。


 


後山方向跑出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郎:


 


「六皇叔,是侄兒無禮了。」


 


那人眉眼清俊,稚氣未脫,笑得有些頑劣:「是嚴虎那混賬弄壞了侄兒的風箏,侄兒才捏了泥團砸他的,不想卻砸中了皇叔的婢女,實在是對不住了!」


 


先太子的遺孤,皇長孫,寧元嘉。


 


周玉婉臉色變得極難看。


 


她何時受過這麼大的屈辱。


 


寧祁當即皺了眉:「她是周尚書府二小姐,不是婢女。」


 


寧元嘉恍然:「哦,原來你就是那個冒牌貨啊?」


 


周玉婉氣急,周家雖從未將她的身世公開,但紙終究包不住火,有心之人想知道的還是會知道。


 


未等她開口,少年的目光又落到我身上:「那你便是真正的周家嫡女了?」


 


他扭頭對著寧祈道:「方才見她惹了皇叔生氣,不如,由侄兒來替皇叔懲戒她?」


 


6.


 


寧元嘉所謂的懲戒就是將我帶到了校場,要我頂著桃子當活靶。


 


我內心暗罵了一句「熊孩子」。


 


「隻練步射未免無趣,不如,我與殿下玩個遊戲。」


 


我接過桃子,用力往箭靶處正中擲去,果肉飛濺,桃核直直釘入了靶心。


 


他眼睛一亮:「原來你會功夫啊?」


 


「殿下見笑了。」


 


這些年隨師父行走江湖,多少學了些防身的招式。


 


他歡喜地眨巴著雙眼:「那你以後就常來東宮陪我玩吧。」


 


見我不說話,他有些急道:「你必須答應,我今天可是替你教訓了那個冒牌貨!」


 


我訝然:「難道殿下是有意為之?」


 


他滿臉驕傲:「我就在屋檐上,那個冒牌貨的嘴臉我瞧得一清二楚,也就我那兩個皇叔才會喜歡這種矯揉造作的女人。」


 


孩童心性最是率真,比許多活了半輩子的人都看得明白。


 


我細想了一瞬,印象中這位皇長孫是極受陛下喜愛的,前世裡,他也曾是議儲的人選,隻是因先太子早逝,前朝無助力,那場奪嫡才輪到安王與平王角逐。


 


但是無論大義名分,還是心腸秉性,他都遠比那兩人更為合適。


 


既然有了重來的機會,那麼許多事,都是可以改變的。


 


7.


 


周玉婉回府之後好一通哭訴。


 


父親和母親輪番斥我:「早知接你回來攪得我們家宅不寧,倒不如沒有你這個女兒……」


 


我靜默著聽著他們責罵,心底卻在冷笑,真正的家宅不寧還在後頭呢。


 


兩日後,父親赴同僚宴請,徹夜未歸。


 


之後一月,連連如此。


 


母親終於發現端倪,拷問了小廝之後,著人去了城郊別院,捉回來一個女子。


 


那姑娘名殷麗娘,原是戲班裡唱曲兒的。


 


不過雙十年華,悽悽楚楚美人面,一身雪色緞子勾勒得身段嫋嫋婷。


 


兩個僕婦壓著她跪下,一聲巴掌響亮清脆。


 


「就是這個狐媚子勾引老爺,勾欄院裡出來的,當真是不知廉恥。」是母親身邊的趙嬤嬤。


 


殷麗娘頂著半邊紅痕的臉,不屑地嗤笑:「嬤嬤倒是想勾引,隻是老爺瞧不上你啊!」


 


「同是受著男人供養,這宅院中的婦人,與我這勾欄院裡的又有何區別,」說這話時,她的目光看向了母親,「倘若易地而處,夫人家道中落被發賣,隻怕混得還不如我這個狐媚子。」


 


母親臉色驟變,怒擲下手裡的茶盞,瓷片碎了一地:


 


「給我壓著打!」


 


「誰敢,」她一把撥開趙嬤嬤的手,護著小腹,「我已有老爺的骨肉,我看你們誰敢動手!」


 


母親的目光凌厲地掃向她,隨即冷笑:「不知是哪裡來的野種,混淆我周家血脈,給我打!」


 


屋子裡的僕婦都擁上去制住她,板子正要落下的時候,忽然聽得外頭一道厲呵:「住手!」


 


是父親,風塵僕僕的模樣,想來是剛從朝中回來。


 


「老爺救我,夫人要S我們的孩兒......」殷麗娘躲進父親的懷裡,哭得撕心裂肺。


 


正屋裡爭執、哭嚷、瓷器碎裂的聲音,此起彼伏。


 


鬧騰了一整日才塵埃落定。


 


三日後,父親接殷麗娘進府。


 


周玉婉憤憤不平:「那個狐媚子當真是唱戲的,在父親母親跟前兩副面孔。」


 


我低低地在她耳邊,用僅兩人能聽到的聲音道:「論唱戲的天分,妹妹也不遑多讓啊,妹妹當年若是沒有鳩佔鵲巢,如今,也該是一代名伶了。」


 


說罷,我不顧她在後頭氣惱,徑自回到了小院。


 


......


 


8.


 


殷麗娘一早就等在了屋裡。


 


「大小姐安。」她欠身行禮。


 


隔著微暗的光暈,我伸手去扶她:「恭喜姨娘得償所願。」


 


抬眸對視間,會心一笑。


 


我救下她時,她染了時疫,被班主趕了出來。


 


蒼白而貌美的臉上,盡是仇怨與不甘。


 


這樣的人,天生就適合蹚內宅這渾水。


 


她本姓沈,是吳興府知府之女。


 


我的那位尚書父親又怎會知曉,當年江南賑災銀貪墨一事,他辦的糊塗案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。


 


因果,總是要報的。


 


是我告訴她,父親愛聽南調小曲,喜愛有才情的女子。


 


也是我,在母親捉她回府的那一日,命丫鬟向管家報了信,請了父親回來。


 


「假孕藥的脈象隻能維持兩個月,姨娘可要早做準備。」臨走時,我叮囑她。


 


「大小姐放心,」她笑得勾人,「老爺雖然遲暮,可妾到底還年輕。屆時,定然會給周府上下一個驚喜。」


 


9.


 


殷姨娘吃了小廚房送去的豆羹,腹痛不止。


 


父親下令徹查。


 


最後在趙嬤嬤的屋子裡搜出了附子粉。